牌樓

ㄆㄞˊㄌㄡˊ

pái lóu

解釋

作為裝飾或紀念而建造的建築物。是在兩立柱之間以橫榜相連結,柱上有斗拱形屋簷,下可通行人、車。每到重大節慶,街口便立起牌樓,增添了不少熱鬧的氣氛。 ◎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作為裝飾用的建築物,兩立柱之間施額榜,柱上安裝斗拱形簷屋,下可通行的紀念性建築物。多建築在市街要衝或名勝古蹟之處。《初刻拍案驚奇》卷七:「露下沾衣,寒氣逼人,面前有座玲瓏四柱牌樓,抬頭看時,上面有個大匾額,乃是六個大金字。」《儒林外史》第一四回:「馬二先生獨自一個,帶了幾個錢,步出錢塘門,在茶亭裡喫了幾碗茶,到西湖沿上牌樓跟前坐下。」

相似詞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牌坊,簡稱坊,類似於牌樓,是中國傳統建築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建築類型,亦傳至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琉球等漢字文化圈地區. 牌坊更被海外當作中華文化的象徵之一,在西方很多城市的唐人街都有牌坊作爲標誌. 嚴格區分下,牌坊不同於牌樓,在立柱和橫板上沒有斗拱及屋頂結構的稱爲牌坊 ,而在立柱和橫板上有樓的稱爲牌樓. thumb|upright|宋代《[[營造法式》中的烏頭門]] 漢代稱爲闕,六朝稱爲標,唐代稱爲烏頭門,宋代官名表楬、閥閱、烏頭門,俗名櫺星門. 早期的牌坊非常簡單,就是兩根立柱加上一塊橫木,兩扇對開木門,較多地注重作爲大門的實用價值. 漢代以後,中國的城市建築漸漸形成一定格式,在城中有裏坊,裏坊有坊牆坊門,猶如城中之城,類似如今的居住小區. 據歷史文獻記載,裏坊中如果出現好人好事,便須在坊門上張貼通告,以示褒獎,由此坊門衍生出了新的功能. 人們爲了能使坊門上張貼的褒獎告示長存,就用更加堅固的材料另外製作坊門,篆刻褒獎事由,如節孝坊、狀元坊、德政坊之類,這就是今日牌坊的雛形. 到了宋代,裏坊制度逐漸被打破,包圍裏坊的坊牆被拆除,櫺星門就逐漸失去了作爲出入通道的作用,木門消失了,而成爲...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81ed3323b4cff7a710f57f5261ffb684 fba6e0bd02b0f5760db934495f79d53cca3ab995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