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龍子

ㄍㄨㄥㄙㄨㄣㄌㄨㄥˊㄗˇ

gōng sūn lóng zǐ

解釋

書名。戰國時趙人公孫龍所著,六篇。其白馬論及堅白之辯,實為早期的理則學,在先秦諸子中,列為名家。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公孫龍子》是戰國後期思想家公孫龍的著作. 《漢書·藝文志》記載了《公孫龍子》14篇,現僅存6篇;其中第一篇《跡府》爲後人記述的有關公孫龍的事蹟生平,其餘五篇則被公認爲公孫龍的作品. 其中《白馬論》所提出的“白馬非馬”論,以及《堅白論》所提出的“離堅白”的兩個命題,是公孫龍思想的精華. 除去以上兩篇,還有《指物論》(討論事物的概念或名稱與事物本身的關係)、《通變論》(討論運動變化)以及《名實論》(討論名與實). 關於爲《公孫龍子》註釋的書籍,有宋人謝希深注,清人陳澧的《公孫龍子注》和多種近人的註釋....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8965ec98ea1f4ac98a0444bb96eb5f10 f16cc8715251ef08c913e8f3d56c32bf8a538889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