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地

ㄕˊㄉㄧˋ

shí dì

解釋

佛教用語:(1)依菩薩證悟的層次而分的十種境界。即極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佛說十地經》卷一:「唯諸佛子,我不見有諸佛國界,彼中如來不歎說此菩薩十地者。」《西遊記》第八回:「悟時超十地三乘,凝滯了四生六道。」也稱為「菩薩地」。(2)菩薩十地中的第十地,僅次於佛果的境界。唐.高宗〈謁慈恩寺題奘法師房〉:「蕭然登十地,自得會三歸。」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十地(daśa-bhūmi),佛教術語,指大乘佛教修菩薩道的修行者,所要經歷的十個修行階段,出自於《十地經》,後來集入《華嚴經》中,而稱為十地品. 按照《梵網經》、《菩薩瓔珞本業經》、《楞嚴經》等之說法,已發菩提心的菩薩行者,要經過「十信」 、「十住」 、「十行」 、「十迴向」 等四十階位修行福德(puṇya)與智慧(jñāna)資糧,然後進入「十地」中 修學. 按法相宗的說法,十信至十迴向皆攝屬「資糧位」,四加行為「加行位」,十地為見道菩薩後的「修習位」,妙覺菩薩為成佛的「究竟位」. 藏傳佛教同樣在「修習位」中安立「十地」 . 不過在《華嚴經》中,雖提到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但是採分別陳述的方式. 因此,十住與十地有可能原本是並列而獨立的修行階位系統. 在其他的印度大乘佛教經論,幾乎不會提到十行與十迴向,而以「十住」或「十地」為主 . 部派佛教中,有「十地」說. 如『修行本起經』說:「積德無限,累劫勤苦,通十地行,在一生補處」. 『太子瑞應本起經』(可能屬化地部)說:「修道德,學佛意,通十地行,在一生補處」. 『過去現在因果經』說:「功行滿足,位登十地,在一生補處」...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c051504d98029b190a67408d2998d50a dbdecd59c2cdc8923cfe1628a5a46791c472514a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