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方式

ㄕㄥㄔㄢˇㄈㄤㄕˋ

shēng chǎn fāng shì

解釋

把生產要素(投入物)轉變為有形、無形的經濟財(生產物),藉此產生效用機能的變換方式稱為「生產方式」。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在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著作中,生產方式(Produktionsweise)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特定組合: * 生產力:包括勞動力和生產資料(如工具,生產機械,商業和工業建築,其他基礎設施,技術知識,材料,植物,動物和開發土地的). * 社會的和技術的生產關係:這些關係包括管理社會生產性資產(通常是法律上編纂的),權力和控制關係,合作性工作關係和結社形式,人與工作對象之間的關係,以及社會階級之間的關係. 馬克思將生產模式分為三個層級,分別為生產力、產權關係(又稱,生產關係)、上層結構(包含著法律、政治、宗教、美學或哲學等),而在這三個生產模式中,生產力與產權關係相互衝突,而產權關係又跟上層結構相互制約. 馬克思也同時用了「對應」、「制約」、「決定」三種動詞去連接上層結構與生產模式. 根據當代中國共產黨的理論,社會經濟制度變革的基本規律為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 其重點要素有二 *生產力 - 是生產的物質內容 *生產關係 - 是生產的社會形式內容 兩者的有機結合和統一構成「生產方式」,當生產關係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時,生產力就完全停滯不前(反之亦然),導致生產...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17bfd3907196d0be70674f4e48e52911 db8f7fe3310048864ff1e80c823d46ff22362c33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