蠓蟲

ㄇㄥˇㄔㄨㄥˊ

měng chóng

解釋

蠓科的昆蟲。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蠓蟲,俗稱“小咬”,是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 ,雙翅目,長角亞目的蠓科昆蟲,1917 年由 Malloch 創立,是昆蟲綱中物種極爲豐富的昆蟲種類. 蠓蟲不僅可以通過叮咬對人畜等產生直接騷擾性危害,而且還可以通過吸血活動傳播多種病原體, 如細菌、病毒以及寄生蟲,並引起相應的疾病,因此 蠓蟲是與人畜疾病關係密切的重要的媒介昆蟲. 成蟲體型細小,褐色或黑色,長約1~4mm,有複眼、單眼各一對,觸角絲狀,長而有毛,分爲13~15節. 下顎須有5節,喙短,雌蟲爲刺吸式. 胸分三節,中胸背板最發達,前部兩側各有一肩坑. 翅短而寬,翅端鈍圓,接近前緣的二條翅脈甚粗大. 翅上有細毛及粗毛,有的翅膀上有暗斑與白斑. 翅在靜止時重疊覆蓋於腹部之上. 足三對,較發達,腹部有10節,雌蟲末端有尾須一對. 蠓爲全變態昆蟲. 成蟲體長約2~5毫米,黑褐色. 頭部近球形,複眼發達,觸角絲狀,吸血種類口器發達,但比蚊蟲的口器短. 胸部背面略隆起,前翅大,庫蠓屬前翅多淡色或有暗斑,後翅成平衡棒,腹部10節. 雌蠓有受精囊和一對卵巢. 僅雌蠓吸血. 雄蠓尾端的外生殖器的構造因種類而異. 蛹爲裸蛹,分頭、胸、腹3部,...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e7dcdc10cdcee6c39c66f47ee81f3db7 d9ef8704d293db42de13c1f908967e5086001585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