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生大帝

ㄅㄠˇㄕㄥㄉㄚˋㄉㄧˋ

bǎo shēng dà dì

解釋

民間供奉的神祇。傳說保生大帝俗姓吳,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人,生於北宋太宗年間,是紫薇君星降世。平生懸壺濟世,成神後又常化為人身救助災禍,故明朝皇帝晉封其為「保生大帝」。現約有一百多座以祂為主祀的廟宇,以臺北大龍峒保安宮、臺南興濟宮最為著名。醫師業通常以祂作為行神來祭祀。也稱為「大道公」、「花轎公」、「真人先師」、「恩主公」、「吳真君」、「吳真人」。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保生大帝(閩南語白話字:Pó-seng tāi-tè)為閩南(漳州、廈門、泉州)地區及臺灣、東南亞華人所信奉的醫神,本名吳 夲rtㄊㄠˉ/rt(音「濤」),原為宋代的醫師. 俗稱「大道公」、「吳真人」、「花橋公」 . 還有三十六神將為其部屬. 通常保生大帝是指宋人吳夲,然而亦有所謂的「保生三真人」信仰,認為孫思邈、吳夲、許遜三位醫家,在成神後結拜為義兄弟,而都會被稱為「保生大帝」或「大道公」. 據文獻記載,保生大帝為北宋閩南人士,本名吳夲(「夲」音「ㄊㄠ」/「tāo」,「急速」或「往來相見」之意,非「本」字. 另一說為本,其字華基,「基」與「本」為同義互訓),字華基,號雲衷、悟真,生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三月十五日(979年4月19日),福建路泉州同安縣白礁鄉積善裏(今屬福建省漳州龍海市角美鎮白礁村). 祖籍清溪縣感德鎮石門村 . 父名吳通,母為黃月華,原居漳州,因避亂而到同安海濱的白礁結茅為屋,討海維生. 吳夲十三歲時,父親吳通患病,但因家貧無力就醫而去世,母親黃氏後來也因憂傷去世,此事令他立志學醫濟世. 吳夲初習捕蛇、採草藥,後學針灸、湯藥,醫術之名聲逐漸傳播民間. 而...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07fa8357baa23c76966b12fdd5defb82 d935fbede8c7b4434a8cb7180d5c242254a09039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