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過於藍

ㄑㄧㄥㄍㄨㄛˋㄩˊㄌㄢˊ

qīng guò yú lán

解釋

比喻學生勝於老師,或後輩優於前輩。參見「青出於藍」條。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四十九.山谷下》:「東坡蓋學徐浩書,山谷蓋學沈傳師書,皆青過於藍者。」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義參「青出於藍」。見「青出於藍」條。

典源

此處所列為「青出於藍」之典源,提供參考。#《荀子.勸學》君子曰:「學不可以已1>。」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2>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3>,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4>,金就礪則利5>。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注解〕(1)已:停止。(2)輮:通「揉」,音ㄖㄡˊ,使彎曲。(3)槁暴:晒乾而枯。槁,枯。暴,晒乾。(4)木受繩則直:木頭用繩墨矯正就可以切得直。繩:繩墨,木匠用以取直的工具。(5)金就礪則利:金屬用磨刀石磨就會變利。金:金屬器具。礪:粗的磨刀石。〔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大戴禮記.勸學》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青出於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時代大哲學家荀子寫了一篇〈勸學〉的文章來鼓勵大家多學習。學習有什麼好處呢?就像靛青是從蓼藍提煉出來,但是顏色比蓼藍還要青;冰是水結凍而成,但是溫度比水還要低。學習就像這種提煉和結凍的效果一樣。我們把一根直挺挺的木條用輮的工夫,慢慢使它彎曲,製成車輪。等它彎曲合乎規矩後,就是經過日晒乾枯也不會再恢復原狀了。這種輮的工夫也是學習。所以木頭要劃得直,得靠繩墨;金屬要磨銳,得靠礪石。君子人就是要接受繩墨般的約束,礪石般的磨鍊,假如能廣泛地去學習,而且能時時反省自己,那就不會有什麼過錯了。後來就從荀子這段話中演變成「青出於藍」這句成語,原來是用來比喻學習的效果,後多用來比喻學生表現較老師出色,晚輩成就超過前輩。

書證

01.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二.山谷下》:「東坡蓋學徐浩書,山谷蓋學沈傳師書,皆青過於藍者。」

成語典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d5175677c06440170eee7d2d5073768f d8e4a0ff38ab415f48b869b838d3df663cea879f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