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血性休克

ㄅㄞˋㄒㄧㄝˇㄒㄧㄥˋㄒㄧㄡㄎㄜˋ

bài xiě xìng xiū kè

解釋

病名。血液遭到細菌嚴重感染導致循環失調,血流分布不均的疾病。由於血壓降低而致使組織缺氧,產生代謝性及呼吸性酸中毒,引起發燒、昏迷、甚至死亡。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敗血性休克(septic shock),又稱感染性休克,是指罹患嚴重敗血癥(sepsis)的部分病人,簡單來說,敗血癥是種身體對感染的反應. 病人出現無法由搶救輸液(fluid resuscitation)挽回的低血壓,從而產生器官灌注(perfusion)異常,導致如乳酸中毒(lactic acidosis)、少尿(oliguria)、或急性精神異常的情況. 無論是何種微生物,在身體任何部位的感染,都有可能引起發燒、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白血球上升等全身性的發炎反應,這就是敗血癥. 敗血癥較常發生於抵抗力不佳的病人身上,如老年人、癌症病患、器官功能不全病患等,但健康的年輕人亦可能因感染而引發敗血癥. 將近一半的敗血癥是由肺炎所引起,但腹腔內感染、傷口感染及泌尿系統感染等均可能是敗血癥的感染源. 在美國,多次研究顯示,敗血性休克的死亡率介於21.6-50.8%. 男性的發病率略高,佔52-66%. 多數病人在60歲以上. 嚴重敗血癥的定義上來說, 得到敗血癥之後進一步導致器官功能異常(organ dysfunction),低血壓(hypotension) 或一個以上器官低灌流(...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1fc1f1a38c206774e11a92cf6eb92793 d15389a610a013a8bef6d0379fc9aff44d81f22e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