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

ㄓㄨㄥㄏㄨㄚˊㄇㄧㄣˊㄗㄨˊ

zhōng huá mín zú

解釋

構成中華民國各民族的總稱。依體形、語系、宗教信仰等因素,約可分為十五系、五十多族,而以漢族為主幹。經過幾千年血緣、文化、思想等的融合,而成為中華民族中華民族之所以可大可久,歷五千年而猶存,就是由於我們擁有以仁為本的民族文化。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構成中華民國各民族的總稱。依體形、語系、宗教信仰等因素,約可分為十五系、五十多族,而以漢族為主幹。經過幾千年血緣、文化、思想等的融合,而成為中華民族。也稱為「漢族」、「華族」。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中華民族,是一個在晚清由梁啟超 發明的政治概念,其思想是按照中國民族主義建立國族,統閤中國境內所有民族並樂見其一體化 ,梁啟超以“承認中國境內各歷史-文化羣體之間原本存在的差異和多元現象”為前提構建本詞彙的定義 . 晚清時期,面對列強的威脅,中國知識分子出現了「亡國滅種」的危機感,其中一部分人將中國的危機歸咎於中國內部「異族」的統治,不滿清廷的民族壓迫和民族岐視政策 . 這種認知在20世紀初發展成為漢民族主義 ,形成主張「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革命黨」,而維新派則警告革命派的「排滿」種族革命主張可能導致國家分裂和列強幹預的危險. 另外,清末留日滿族和蒙古族人士及清朝官員在「國民」觀唸的啟示下,對於中國族羣關係「從多元到一體」的認知,影響了中華民國建立後的族羣思想與族羣政治. 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朝出現了最爲嚴重的民族矛盾,由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紛紛參與革命,日益威脅著清廷統治權. 為了度過自身低潮的統治時期,清朝統治者與以維新派為代表的漢族士大夫之間,取得了透過「變法維新」將君主專制轉化為君主立憲的共識,「五族共和」族羣論述被晚清政府接納並且成為朝廷的官方族羣政策,將自身定位為合...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b1fd6f2e04c196ba4cdec1edbafe8527 cea542b56ec64520ad20a0f93e2b88e381a0b6e0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