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兵

ㄗㄨㄥˇㄅㄧㄥ

zǒng bīng

解釋

1.統領軍隊。《隋書.卷四○.元諧傳》:「上敕諧曰:『公受朝寄,總兵西下。』」《宋史.卷二五.高宗本紀二》:「以周望為兩浙、荊湖等路宣撫使,總兵守平江。」

2.職官名。明朝設置,為一高級武官,奉令統軍鎮守。清時為綠營兵的高級統將,位次提督。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總兵,亦稱大總戎 ,正式的名稱為總兵官,為中國明清兩朝的武官官職軍階名稱,實施期間約為14世紀末至20世紀初. 該名稱於明朝為武職虛銜差遣,由勳爵兼任,公侯超品;相對文官虛銜為總督,為部堂官的差遣. 清朝則通常為正二品;比敘今之軍長. 清朝綠營,軍階由高至低分別為提督(軍門)、總兵、副將、參將、遊擊、都司、守備、千總及把總(軍總副參遊都守千百). 14世紀-17世紀初之明朝時期,總兵為無品級之武官官名,其統轄兵士、編制定員、位階皆無一定,通常為公侯或地方都督兼任. 清朝之後,軍權歸為各省巡撫,而聽從巡撫之總兵則改為正二品,視駐地,統轄兵員多寡相差甚多,大約於數百名至一萬五千名之譜. 一般來說,清朝於全中國設有總兵定員83名,其中,陸路總兵約佔70名,水路為13名,統轄中國內地十八省614防營約63萬兵力. * 明朝官職表 * 清朝官職表...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56d0bd64129eb146643132c398741882 c46e1a8f36af615960462cb111a2d5aec30018e8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