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斑

ㄏㄨㄤˊㄅㄢ

huáng bān

解釋

1.眼球視網膜正中央的黃色圓形小斑。當黃斑對著瞳孔,物體的影像正落於此點時,看得最清楚。

2.老虎。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黃斑(Macula lutea,源自拉丁語macula,“斑”+lutea,“黃”),是人眼視網膜中央附近一卵圓形染色區域,直徑約5.5mm. 黃斑還可再細分爲黃斑凸、黃斑凹、黃斑凹無血管區(foveal avascular zone,FAZ),中央凹、近旁凹、外周凹等區域. 死亡或眼球摘除後,黃斑呈黃色. 而活體中此現象不可見,除非使用濾除紅光的光源觀察. 解剖學上黃斑直徑5.5mm,比臨牀黃斑的1.5mm要大得多,而後者與解剖學中央凹相近. 臨牀黃斑可經瞳孔由檢眼鏡或視網膜照相觀察到. 解剖學黃斑則定義爲組織學上含有兩層或以上神經節細胞的區域. 因爲黃斑呈黃色,所以它吸收了大量進入眼球的藍光和紫外線,對此處的視網膜是一天然的日光阻隔(類似於太陽鏡). 其所呈現的黃色是由於含有飲食中攝入的類胡蘿蔔素,如葉黃素和玉米黃素. 其中玉米黃質在黃斑中佔主導地位,而葉黃素則在視網膜其他部位含量豐富. 有證據表明,在某些類型的黃斑退行性病中,這些類胡蘿蔔素對染色區域有保護作用. * 中央凹 - 1.55 mm * 中央凹無血管區(FAZ)- 0.5 mm * 中央小凹 - 0....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015e4956c7745b654ed765ad5f5e87ee b55adb570addceb4ae5b4d8fff30afbc72263d27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