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濁

ㄑㄧㄥㄓㄨㄛˊ

qīng zhuó

解釋

1.水的清潔與渾濁。唐.高適〈贈別王七十管記〉詩:「隨波混清濁,與物同醜麗。」

2.引申指事物的高下、優劣、善惡等分別。《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延陵季子之仁心,慕義無窮,見微而知清濁。」《三國演義》第九四回:「且不順大漢而事奸魏,抑何不知天命,不辨清濁乎?」

3.清氣與濁氣。《樂府詩集.卷十五.燕射歌辭三.北周.庾信.周五聲調曲.宮調曲五首之一》:「氣離清濁割,元開天地分。」《西遊記》第一回:「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

4.音樂上指清亮或重濁的聲音。《國語.周語下》:「耳之察和也,在清濁之閒;其察清濁也,不過一人之所勝。」《文選.陸機.漢高祖功臣頌》:「震風過物,清濁效響。」

5.聲韻學上指聲帶不顫動的清音,和聲帶顫動的濁音。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音辭》:「而古語與今殊別,其間輕重清濁,猶未可曉;加以內言外言,急言徐言,讀若之類,益使人疑。」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語音學中,將發音時聲帶振動的音稱爲濁音(又稱有聲音,voiced sound),聲帶不振動的音稱爲清音(又稱無聲音,voiceless sound). 輔音(子音)有清有濁,而多數語言中元音(母音)均爲濁音,鼻音、邊音、半元音等響音通常也是濁音 . 有時清濁,也表示音系學概念,例如英語的濁塞音往往在語音學上已經清化,但在音系學上仍屬於濁音. 漢語裏的現代標準漢語,以及多數漢語方言沒有濁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 漢語拼音p (ㄆ)和b (ㄅ)均爲清音,其分別在於送氣(aspirated)與不送氣(unaspirated),是兩個音位(phoneme). 法語、西班牙語等拉丁語族語言中,pin的p是不送氣清輔音,bin的b是不送氣濁輔音,以北方漢語及部份南方漢語爲母語的人通常聽不出有什麼區別,但是拉丁語族語言爲母語的人則分得很清楚. 反之,他們也無法分辨漢語官話中“波、得、哥”和“坡、特、科”的差別. 「清」「濁」的說法來自於傳統音韻學術語. 塞音氣流由兩部分組成:除阻氣流和跟隨氣流. 對於“不送氣”,應該說無跟隨氣流——只有除阻氣流. 對應的則是有跟隨氣流——除阻氣流之後還有跟...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4df2d1a06f25974c3a6154c741400e8d af6fb65e5cb5d7cb582e7a0f2e29c43f177105f2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