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縣石窟

ㄍㄨㄥˇㄒㄧㄢˋㄕˊㄎㄨ

gǒng xiàn shí kū

解釋

河南省鞏縣洛河北岸斷崖上的石窟。根據石窟內所發現的最早石刻題記,係北魏普泰元年(西元531)開鑿。規模雖不大,但因河水上漲,久為泥沙封埋,不少造像反得完整的保存下來。也稱為「淨土寺」。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鞏縣石窟寺原名希玄寺. 唐宋兩代稱爲淨土寺,明代改爲淨土禪寺,清代改爲今名. 位於河南省鞏義市孝義鎮東北九公里的寺灣村東. 石窟羣坐北向南,創建於北魏,是繼龍門石窟後,北魏時期的又一佛教藝術寶庫. 東魏、西魏、北齊、唐、宋、金、明,以及清代雍正年間,該石窟羣都重修過. 佛像的雕造,以北魏爲主,在北齊和唐代是又進行了較多的開鑿. 現存石窟5個、千佛龕1個、摩崖造像3尊、摩崖造像龕225個、碑刻題記256方、佛像7743尊. *據唐代龍朔二年(662年)的《後魏孝文帝故希玄寺之碑》記載,北魏孝文帝在此創建伽藍. *明弘治七年(1494年)重修碑記載:“自後魏宣武帝景明之間,鑿石爲窟,刻佛千萬像,世無能燭其數者.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各窟被嚴重盜竊,陳列在美國哈佛大學福格藝術博物館的一尊菩薩像就是從第五窟西壁佛龕北側盜鑿的. 第 3、4、5窟及千佛龕被泥砂淤埋3/2以上,1954年對各窟內的淤土進行了清理,新建了石窟寺保護房. *1973年以後,對石窟寺進行了全面化學合劑技術粘接、勾縫、修補. 另外還修建了大型排水溝,擴建圍牆和其他建築. *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其...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c4fbfa24c31a1f6a56871f26b67febae af23a15ec18b5edb32024cc7956308896ae3d6e1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