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馬碑

ㄒㄧㄚˋㄇㄚˇㄅㄟ

xià mǎ bēi

解釋

舊制在宮殿及孔子廟前,東西各立一碑,碑文為「文武官員至此下轎下馬」。故稱為「下馬碑」。相傳始於明憲宗時。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下馬碑,別稱下馬牌,是中國乃至整個東亞地區的傳統建築中常見的一種碑牌. 多用漢白玉、花崗巖、大理石或木材等石木材料製成. 豎立在寺廟、墓陵、宮殿等莊肅建築羣的正門(即南門)左右兩側,提醒路過人員從馬騾上或轎|轎子上下來步行通過,以表示對建築物中的人物或神靈的恭敬. 下馬碑是一種諭令碑,即碑文等同於帝王口諭的命令,門前有看守兵卒監督,違令者甚至會被斬首懲罰. 它也是一種封建社會等級禮儀的象徵,來源於儒家思想中的五倫觀念. 下馬碑主要立於以下三種建築羣前:各朝各代的皇家墓陵(如明十三陵、清西陵)、祭祀或供奉先君聖祖的廟宇(如孔廟、歷代帝王廟)(宗教聖地)、帝王宮殿(如南京故宮、北京故宮、瀋陽故宮). 可知最早的下馬碑在山東省曲阜市孔廟的正門前,初立於金·明昌二年(1191年),而後又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重立,保留至今. 中國歷史上的各朝各代均在其疆域上立過下馬碑,除中國大陸地區以外,在漢字文化圈影響到的周邊國家與地區亦有豎立下馬碑的習慣. 各地下馬碑舉例有:中國大陸北京歷代帝王廟、臺灣臺南孔廟、朝鮮開城善竹橋、韓國首爾宗廟及東關王廟、琉球那霸崇元寺、日本八幡石清水八幡宮、越南...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8f4fe1d92ba264a25c426abf0fe90f06 ad5ad60be71d8ee6212c2a3b5633c40cc10dddba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