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

ㄇㄧㄣˊㄐㄧㄢㄒㄧㄣˋㄧㄤˇ

mín jiān xìn yǎng

解釋

社會大眾所信仰的宗教,通常較不具系統性教義與儀式,如媽祖信仰、王爺信仰、社神信仰等,同時也包括占卜、咒術等活動。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民間宗教,又稱民間信仰、民俗宗教(folklore religion)或普化宗教(diffused religion),其中部分被古代中國官方歸類為淫祀 ,一般是指民間社會中植根於傳統信俗並延續至今的有關神明、鬼魂、祖先、聖賢及天地自然、社會器物的信仰和崇拜. 與「有組織宗教」或「歷史性宗教」相比較,制度化的宗教有創立者、教義、理論以及神職人員,而民間信仰既沒有經典,也沒有組織或系統化的教派,因此,民間宗教也可被認爲是不在祭司或神學家指導下由平民進行的宗教活動. 民間信仰這個詞也用來指民間活動與主要宗教的結合,因此例如基督宗教國家的民間活動叫做民間基督宗教(Folk Christianity). 擁有最多追隨者的民間宗教是中國民間信仰,但是即便擁有那麼多的信仰人口,中國民間信仰卻仍然無法像印度教那樣,發展成有組織的宗教,而是儒教、道教、佛教、薩滿巫術的混合體. 中國民間信仰是源自中國歷史,混合儒教、道教、佛教、薩滿巫術,以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其他地方神靈崇拜爲核心,缺乏統一信仰體系和宗教經典,具有地域性、分散性、自發性、民間性的非制度化的自然宗教及其相關信仰習俗. ...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457df46a536f5f32052c71fa56c66958 abd7a9483c320370c61d5c1caf14059a757aea2c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