戽斗

ㄏㄨˋㄉㄡˇ

hù dǒu

解釋

1.汲水灌溉的農具。早期農家缺乏機械設備,大都以戽斗來灌溉農田。

2.形容人的下巴扁長。他那戽斗相,已經成為他的註冊商標。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農家用以引水灌溉田地的器具,形狀略似斗狀。

2.下巴長的臉形。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戽斗是一種傳統人力灌溉農具,在某些地方也叫撇斗子. 至20世紀末,機械灌溉設備普及,戽斗等人力灌溉農具幾乎絕跡. 在閩南語中,常以此農具來形容一個人下巴很長. 戽斗形略似鬥,用竹|竹篾、藤條等編成,或以木桶替代. 兩邊有繩,使用時兩人對站,拉繩合力汲水;亦有單人使用的. 戽斗適宜在水岸不高的田邊使用,可用於灌溉,也可用於排水. 戽斗最遲在宋代已經出現. 宋陸游詩《喜雨》中載“水車罷踏戽斗藏,家家買酒歌時康”. 元代王禎《農書》寫道:“戽斗,挹水器也. ……凡水岸稍下,不容置車,當旱之際,乃用戽斗,控以雙綆,兩人挈之,抒水上岸,以溉田稼. 其鬥或柳筲,或木罌,從所便也. ”明代徐光啓《農政全書》中記載類似....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876cfda07266f4ba688e26185695d4e7 a9c66e5254f229996be1c473bc8bdb054f64e341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