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借

ㄐㄧㄚˇㄐㄧㄝˋ

jiǎ jiè

解釋

1.虛假的借用。假借愛心募款的名義,四處斂財,真是不應該。

2.六書之一。語言中某些字有音無字形,而借用同音字來表達。如「而」字本是長於兩頰的鬍子,後借為連接詞。讀古書一定要認清假借現象,否則常會誤解。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借用。《南齊書.卷五二.文學傳.崔慰祖傳》:「好學,聚書至萬卷,鄰里年少好事者來從假借,日數十袠,慰祖親自取與,未常為辭。」《南史.卷七二.文學傳.袁峻傳》:「家貧無書,每從人假借,必皆抄寫,自課日五十紙。」

2.憑借、借助。《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紀》:「每覽前代外戚賓客,假借威權,輕薄謥詷,至有濁亂奉公,為人患苦。」《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他本是儒家之女,精通文墨,不必假借訟師,就自己寫了一紙訴狀。」

3.寬容。《戰國策.燕策三》:「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慴,願大王少假借之。」《三國演義》第一○五回:「魏延平日恃功務高,人皆下之。儀獨不假借,延心懷恨。」

4.六書之一。語言中某些字有音無字形,而借用同音字來表達。如「令」本為發號之義,借為縣令之令;「長」本為久遠之義,借為縣長之長。漢.許慎〈說文解字序〉:「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假借字是漢字中的一類用字法,屬於六書之一. 其產生是書寫者只考慮語音因素而未考慮形體因素造成的. 漢字的數量有限,而語言中的詞彙無窮,要用有限的文字紀錄無窮的詞彙,文字的表詞範圍就不斷地擴大,不僅僅用於記錄本義或相關意思(引申義)的詞,而且也以讀音爲媒介用於與本義毫不相關的詞. 凡是古文獻的用字,如果它所記錄的詞彙不是該字的本義或引申義,這個字就是假借字. 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假借,有些字在不同時代被假借爲不同的意思,有些假借有了後起字已廢,有些假借用法在現代漢語仍成立. 本條目所列舉假借多爲現代漢語仍成立的假借. 假借字有兩種情形:本無其字的假借、有其字的假借. 某些詞原先並沒有爲其專門造字,人們從現有的文字選取某些同音字來記錄它,這就是本無其字的假借. 這種假借產生四種後果: *本無其字的假借字使用一段時期以後,爲了區別用法,人們爲假借字的本義另造新字. 舉數例如下表 : *被假借長時間後也未爲本義另造新字,本義已廢. 舉數例如下表 : 某些詞原先已爲它造過專用字,但出於種種原因,書寫者沒使用本字,而另找一個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代替,這種情形是有其字的假借. 列舉數...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90cce694551aeae247e63a58458d1e1a a20abfc9b27a611c93c7bf42b9371dc5d0029971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