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中律

ㄆㄞˊㄓㄨㄥㄌㄩˋ

pái zhōng lǜ

解釋

形式邏輯思考三大原理之一,謂一事物在真與假兩個判斷中,不是真便是假,不是假便是真,不能有中間情況。此律原為西方理則思想之基礎。唯自本世紀二十年代以來,有直觀派邏輯及三值多值邏輯興,均不以此律為是。且證之於量子物理學,則此律不可用,必以三值邏輯方可。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在邏輯中,排中律(tertium non datur)聲稱對於任何命題P, 爲真. 符號 '\neg' 讀作“非”,\vee 讀作“或”,\wedge 讀作“與”. 例如,如果P 是 : “張三是禿子” 則包含式析取 : “張三是禿子,或張三不是禿子” 爲真. 這不完全同於二值原理,它陳述的是 P 必須要麼是真要麼是假. 它也不同於無矛盾律,它陳述的是 是真. 排中律只是說 整體是真. 不提及 P 自身可以採用什麼真值. 在任何情況下,任何二值邏輯的語義都將爲 P 和 \neg P 指派對立的真值(就是說,如果 P 是真,則 \neg P 是假),所以在二值邏輯中排中律會等價於二值原理. 但是,對於非二值邏輯或多值邏輯就不能這麼說. 特定的邏輯系統可能通過允許多於兩個真值(比如:真、假、中;真、假、非真非假、亦真亦假)而拒絕二值原理,但接受排中律. 在這種邏輯中, 可以爲真,而 P 和 \neg P 不被分別指派爲對立的真值. 一些邏輯不接受排中律,最著名的是直覺邏輯. 文章《二值和有關規律》中詳細地討論了這個問題. 排中律可能被誤用,導致排中律的邏輯謬論,這也叫做假兩難推理. ...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2e8c05cea44ea669ed52a6fd7825f44d 8aee8ca36c231f788680ca5270d4d3b205c17895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