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八音

ㄎㄜˋㄐㄧㄚㄅㄚㄧㄣ

kè jiā bā yīn

解釋

古人將樂器依製成特質,分金、石、竹、絲、匏、土、革、木八類,如鐘、磐、箏、管、笙、塤、鼓、敔等,稱為「八音」。客家人將八音列入樂團演奏,稱為「客家八音」。又加入嗩吶、胡琴、秦琴、三弦等樂器,成為拉、彈、吹、打,四結合的樂隊演奏基礎。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客家八音,臺灣的客家音樂,分佈在桃、竹、苗及南臺灣高雄美濃、屏東六堆等地,是客家人發展出的特有音樂文化. 其中以苗栗和六堆地區的客家八音最為著名. 目前於某些學校中的社團及社區的業餘團體都有客家八音團. 八音原指「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種樂器材料 . 嗩吶是客家八音中最重要的樂器,通常為領奏樂器. 客家八音是以鼓吹樂為基本形式的一種樂器合奏,即主要以鑼鼓樂加上嗩吶類吹奏樂器. 演奏內容可分為「吹場樂」和「絃索樂」;「吹場樂」即鼓吹樂,主要用於廟會典禮和婚喪喜慶等禮俗等演出,「絃索樂」則多用於北管戲以及純器樂演奏. *吹場樂:即一般所說的「鼓吹樂」,以嗩吶和打擊樂器為主. 多用於祭典、迎送神靈、賓客及廟會演奏. 吹奏內容大部分是傳統曲牌,以北管居多,少部分為南管及其他地方音樂的曲牌. *絃索類:可視為民間的小樂隊合奏,含有表演欣賞的特質,演奏內容十分廣泛,常用於戲劇伴奏演出. 由於樂器多而人數少,頭手和打擊手必須身兼兩種以上樂器. 臺灣南部和北部在使用樂器和編制上都有不同. 南部的客家八音屬於小而精簡的合奏,使用樂器有嗩吶、二絃、胖胡、大鑼、小鑼、小錚鑼、梆子、堂...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d7225956b950ae3b448186c3889135ab 85e81ba7daf7257592af366be83c548d603594cf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