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

ㄐㄩㄕˋ

jū shì

解釋

1.佛教稱在家修行的佛教徒。居士在家修行,是佛教一種方便法門。

2.文人雅士自封的稱號。如李白自稱青蓮居士、蘇軾自稱東坡居士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稱隱居的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齊有居士田仲者,宋人屈穀見之。」

2.佛教稱在家佛教徒。《維摩詰所說經.卷上》:「以我等與此居士有法樂,我等甚樂,不復樂五欲樂也。」清.錢謙益〈莆陽陳氏壽讌〉詩:「方床竺几夾窗紗,人說毘耶居士家。」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居士是漢語中對修行人的一類稱謂,中華古稱居家不出仕之士,後爲道、佛、儒所用,泛指居家修行之士. 最初源自道家居家修行道士的簡稱:如正一齋醮道士稱散居道士;有的道士娶有妻室,又稱火居道士,俗稱連家道;皆簡稱居士. 後世漢傳佛教引入此概念,稱在家居士(gṛhapati,gahapati,音譯迦羅越)分爲兩衆,男稱優婆塞(upāsaka),女稱優婆夷(upāsikā). 再有宋儒理學和明儒心學等形成過程中,多吸收了道家易理概念與本體論思想,順帶也引入了居士概念,流行於諸儒士互稱或自稱. “居士”字面意思是居住在家的人士,古時候是針對於出仕做官而言, 有德能之士不願做官而隱居在家,這個用法據說起源於商、周之時 . 後來也成爲文人雅士的自稱 . 如以下在唐朝以前的古典文獻中的用例: *《禮記·玉藻》:「居士錦帶. 」鄭玄注:「居士,道藝處士也. 」 *《韓非子·外儲說右上》:「齊東海上有居士曰狂矞、華士昆弟二人者立議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飲之,吾無求於人也. ’」 *《魏書·儒林傳·盧景裕》:「其叔父同職居顯要,而景裕止於園舍,情均郊野,謙恭守道,貞素自得,由是世號...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f346415189fbbbb23cff50a290b56579 77a546c00db95dfaa533b7bbda81588112144aad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