饊子

ㄙㄢˇ˙ㄗ

sǎn zi

解釋

一種北方點心。用麵粉做成一束細絲之後,加以油炸即成。也稱為「板搭饊子」。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子(ساڭزا, Саңза)是一種在漢族、回族、哈薩克族、維吾爾族等民族生活之地區可見的油炸麪食. 《本草綱目》:“寒具,即今饊子也,以糯粉和麪,少入鹽,牽索紐捻成環釧之形,油煎食之. ”現在的饊子形如柵狀,細如麪條. 而江蘇的淮安茶饊用麻油炸制,細如髮絲. 中國不少地區都有製作. 例如山西洪洞、山東濟南、河南西平、江蘇淮安、湖南長沙、四川開江,西北地區的回族,一般過年時家家都要預備饊子,平時喝蓋碗茶時,也要預備饊子作爲茶點. 饊子的製作,是用和好的面做成細條或麻花片狀,下油炸熟. 和江南綠茶配小甜點的精緻細膩風格不同,寧夏的蓋碗茶濃郁,配油大的饊子體現塞外北方豪放的風格....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a2d679c4595f9ab36697a28dfe025f15 75b09c18b4485542e739cacac8e92b605175837b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