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

ㄈㄥㄏㄨㄛˇ

fēng huǒ

解釋

1.古時軍隊用來示警、傳遞軍情的煙火。周幽王為了求得褒姒一笑,點燃烽火戲弄諸侯,埋下亡國的種子。

2.兵亂、戰爭。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唐.杜甫〈春望〉詩)

相似詞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兵亂。唐.杜甫〈春望〉詩:「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2.古時軍隊用來示警、傳遞軍情的煙火。宋.陸游〈秋波媚.秋到邊城角聲哀〉詞:「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

相似詞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烽火,又稱烽燧、狼煙、狼燧,是一種用於示警的訊號. 白天以燃燒摻有糞便的柴草,釋放濃煙來表達訊息,此稱為「燧」. 夜裡則燃燒加有硫磺和硝石的乾柴,使火光通明,以傳遞緊急軍情,此稱為「烽」. 通常會在險要處或交通要道上建築用於傳遞這種訊號的高臺,後方看見訊號便知有戰事發生,出兵相助. 《武經總要》記:“唐法:凡邊城候望三十里置一烽,須在山嶺高峻處,若有山崗隔絕,地形不便,則不限裏數,要在烽烽相望;若臨邊界,則烽火外周築城障”. ,中國最有名有關烽火的事件是《史記》中記載周幽王的「烽火戲諸侯」,不過也有專家認為「烽火戲諸侯」非史實 . ...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68aeaa85696de03eb36d7a7cfb33b442 72690a4d004fe68101c0ad5e449163b88a564bc1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