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國家公園

ㄧㄤˊㄇㄧㄥˊㄕㄢㄍㄨㄛˊㄐㄧㄚㄍㄨㄥㄩㄢˊ

yáng míng shān guó jiā gōng yuán

解釋

民國七十四年九月一日所成立的國家公園。位居臺灣北部臺北盆地東北面之陽明山區,其範圍以大屯山、七星山火山群為中心,東面至磺嘴山、五指山東側坡腳,西面至烘爐山、面天山側,北面包括竹子山及其北面土地山嶺,南至紗帽山南側,並向東延伸至平等里東側山谷線。為面積最小,具火山地形與豐富自然景觀的國家公園。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陽明山國家公園是中華民國設置的第三個國家公園,由內政部營建署管轄,前身為臺灣日治時期成立之大屯國立公園(1937-1945). 位於臺北都會區近郊,行政區域 包括臺北市北投區、士林區,新北市的萬裏區、金山區、石門區、三芝區、淡水區一帶;地理上則屬於大屯火山彙區域,1985年9月1日公告計畫,1985年9月16日成立管理處,轄內面積經過三次通盤檢討,至2013年為11,338公頃 . 陽明山原名草山(臺羅:Tsháu-suann),泛指大屯山、七星山、紗帽山、小觀音山這一帶的山區,而非單指某座山峯. 清治時期,官府憂慮賊寇可匿於林中竊取硫磺,故定期放火燒山,因此整個山區只能長出五節芒這類的芒草. 日治時期,1927年,臺灣日日新報舉辦民眾投票,選出「臺灣八景十二勝」,草山獲選為臺灣十二勝之一. 日本人稱草山為「臺灣的箱根」. 1932年成立大屯國立公園協會,將大屯山地區列入國立公園的範圍. 1937年12月27日,大屯國立公園與次高太魯閣、新高阿里山兩處國立公園同時成立,直到1945年二次大戰日本投降. 唯當時的大屯國立公園尚包括淡水河對岸的觀音山. 1945年國民政府接管臺灣,...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b62ca6e699baeaf55dcf2851b2e084f3 6fe2449d6177fefff59bfe5e2590c9cd59f20505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