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員

ㄕㄥㄩㄢˊ

shēng yuán

解釋

科舉時代考試合格入各府、州、縣學讀書的學生。在明清時代,生員通稱為「秀才」。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科舉時代考試合格入各府、州、縣學讀書的學生,統稱為「生員」。《金瓶梅》第四九回:「軍衛官員,吏典生員,僧道陰陽,都具連名手本,伺候迎接。」《儒林外史》第二回:「原來明朝士大夫稱儒學生員叫做朋友,稱童生是小友。」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生員,俗稱秀才,雅稱弟子員. 是中國、朝鮮、越南的科舉中經過院試,得到官學入學資格的士人,也是士大夫的最基層. 對太學的監生稱太學生、弟子員;地方官學(府、州、縣)學生員也稱庠生,又有貢生、監生等名目,統稱諸生. 進入官學的學生需要進行被稱爲“入泮”的入學儀式. 明代採文武合一教育,從明初起學生員都必須學習弓射,為古射禮之延續. 明、清時俗稱秀才,又稱相公. 得到秀才資格,是進入士大夫階層的最低門檻. 成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種特權,例如免除徭役、見知縣時不用下跪、知縣不可隨意對其用刑、遇公事可稟見知縣等等. 十六世紀初,全國生員總數有三萬五六千名 . 但生員必須不斷參加考試,如歲考,兩年舉辦一次,成績分六等;一、二等賞為「科舉生員」,可參加「科考」,科考一、二等可取得鄉試的資格;歲考三等無升降,歲考第六等則黜革. 生員中,有部份人是貧窮家庭出身,但是得到生員功名不一定可以帶來財富. 除了如廩生有少數津貼之外,生員並沒有俸祿,若果未能通過之後的鄉試中考取舉人,亦不足以為官. 很多生員在功名上未能更進一步,只能回鄉以教書等方法為生. 這些在經...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a1f3ff6bac3d1d6f6712dad11f72f5d5 5cd33d9dcfc4c6e27690e693182437c9e6cd244e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