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劇

ㄆㄧㄥˊㄐㄩˋ

píng jù

解釋

流行於大陸地區華北、東北一帶的劇種。參見「蹦蹦兒戲」條。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評劇發源於中國唐山一帶,特點是念白和唱詞口語化,非常容易聽懂,因此很受觀衆的歡迎. 1910年代,成兆才將說唱曲藝藝術蓮花落結合蹦蹦戲,並吸收河北梆子、京劇的一些表演方式和音樂元素,同時也受到唐山皮影戲音樂的影響,開創出定名為「平腔梆子」的新劇種,中華民國時期北京改名北平,使得「平腔梆子」的簡稱和京劇因政治因素而改換的新名稱「平劇」、「平戲」(本來叫「京戲」、「京劇」)混淆,成兆才於是在建議下把「平腔梆子」的簡稱改為「評劇」、「評戲」,這個名稱就此確立,直到現在. 從20世紀初期到現在,評劇演出了大量的時裝戲,雖然京劇受到話劇的影響,也創作演出一些時裝戲,但評劇創作演出現代戲(時裝劇)相對來說比較多,而且評劇現代戲創作演出一直不斷. 1950年代在北京成立的中國評劇院,更是以創作演出評劇現代戲為主要任務,代表性的評劇現代戲有中華民國建國初年創作演出的《楊三姐告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創作演出的《金沙江畔》、《奪印》、《向陽商店》、《會計姑娘》、《紅色聯絡站》、《野馬》、《高山下的花環》、《黑頭與四大名蛋》、《二愣媽》等. 評劇本來是以小生、小旦、小花臉(小丑)為主的「三小」戲,中...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7fbfa8ca9aef7f14e750c5304cee41df 58eec0f016eb598aa0663ec60ee0dda3e3a3247e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