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員

ㄉㄚˋㄩㄢˊ

dà yuán

解釋

1.天。《淮南子.俶真》:「然後知聖人之不失道也,是故能戴大員者履大方。」也作「大圓」。

2.身負重任的官吏。《晉書.卷一○九.慕容皝載記》:「學者三年無成,亦宜還之於農,不可徒充大員以塞聰俊之路。」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大員」又稱「臺員」是一個古地名,原指臺南市安平區「臺江內海」. 荷蘭時期乃指今日之安平區,當時也稱作「一鯤鯓」. 17世紀荷蘭時期,大員被引申為「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所在的一鯤鯓. 早在荷蘭人之前,漢人就在海上並且在赤崁(今臺南市中西區)至魍港(今嘉義縣布袋鎮)一帶活動,與平埔族人做貿易. 關於大員之由來,一種普遍的說法說此詞來自臺灣大武壠族大灣社或臺窩灣社 之名轉化而來. 明朝萬曆三十年(1602年-1603年),福建連江人陳第隨沈有容追捕倭寇至臺灣安平外海,歸後作《東番記》. 文中提到閩南語音大員,說明是「東番夷人不知所自始,居彭湖外洋海島中. 起魍港、加老灣,歷大員、堯港、打狗嶼、小淡水、雙溪口、加哩林、沙巴里、大幫坑,皆其居也」. 其後,福建莆田人周嬰在其所著《遠遊篇》中,引《東番記》稱之為臺員. 大員、臺員,皆閩南語音,這是最早出現在文獻上的“臺灣”原始文字的前身. 但指的僅僅是現在臺南“安平”一地,當時臺江未淤積,“臺員”乃一小島,也有稱之為“一鯤鯓”. 1624年,荷蘭人攻佔明朝領土澎湖,因在當時明軍準備發動攻勢的威脅下,雙方開始交涉,最後請荷蘭人退出澎...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17818e8bebc67c6634f473072e73a77c 5665f3b291d58b77b5594486c4186c384952e9f3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