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學

ㄒㄧㄢˇㄒㄩㄝˊ

xiǎn xué

解釋

當代著名的學說、學派。《韓非子.顯學》:「世之顯學,儒墨也。」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顯學通常是指與現實聯繫密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或者在思想學術界佔統治地位的學說,也就是主流學說,在各時代的主流學說有些許不同,在先秦思想史中特指儒家、墨家這兩種學說. 有時也指在整個中國思想史上佔重要地位的儒、道、佛三家. 顯學一詞最早出於《韓非子·顯學篇》:“世之顯學,儒墨也. ”戰國時期,正是中國古代社會從封建到中央集權的大轉型時期,經濟、政治、思想文化都在激烈而又複雜的變化. 當時周王室衰落,各國諸侯爲了爭霸,極力招攬人才,尋求增強本國實力,取得霸權的方法. 當時的思想言論空前自由,是中國思想、學術發展的黃金時期. 這個時期,湧現出一大批思想家,他們對社會變革發表不同的主張,希望自己的學說能被當權者採納,史稱「百家爭鳴」. 其中較有影響的有,儒家、法家、墨家、縱橫家、道家. 戰國初期,楊學(道家的偏激派)與墨家極盛,孟子有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於楊,即歸墨. 」 而後又形成儒、楊、墨三派鼎峙,孟子又曰:「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 」 自孟子至韓非,楊日衰而墨日盛,遂由三派鼎立轉為儒墨平分天下. ...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fd1ed27818b58af5778f7535bf78e65a 54c2763c2ec8547aa9d951d8908ebe7d74ac37d6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