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

ㄉㄧˋㄘˋㄕˋㄐㄧㄝˋㄉㄚˋㄓㄢˋ

dì yī cì shì jiè dà zhàn

解釋

西元1914年至1918年的歐洲大戰爭。以歐洲為主要戰場,參戰的一方為德、奧、匈、土耳其和保加利亞等國,稱為「同盟國」;另一方為英、法、俄、美、義、中、日等,稱為「協約國」。雙方戰爭歷時四年多,結果協約國獲勝。各國於1919年召開巴黎和會,簽訂和約。第一次世界大戰因為參戰國家眾多,戰場範圍廣大,使用的武器進步而造成人類有史以以來空前的浩劫。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西元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的歐洲大戰爭。以歐洲為主要戰地,參戰的一方為德、奧、匈、土耳其和保加利亞等國,稱為「同盟國」;另一方為英、法、俄、美、義、中、日等,稱為「協約國」。是役歷時四年多,戰事結束後,各國於一九一九年召開巴黎和會,簽訂和約。也稱為「第一次大戰」、「歐洲大戰爭」、「歐戰」。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一次大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Erster Weltkrieg;Перв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 然而當時的歐洲列強互相牽扯下,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中.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這場戰爭被直接稱為世界大戰. 由於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文獻經常稱為「歐戰」 .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 德國、奧匈帝國 、鄂圖曼帝國及保加利亞屬於同盟國陣營. 英國、日本、俄羅斯、意大利、美國、塞爾維亞、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 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28日的塞拉耶佛事件,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亞被塞爾維亞激進青年普林西普刺殺身亡. 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羅斯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和保加利亞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奧斯曼土耳其對俄國的高加索戰線,...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2bf094c08e90f309af59b9456060e26d 5017759bcc508b92db1d90fc7b7e8d6ed1a3dc53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