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

ㄋㄚˋ

zhī nà

解釋

中國。梵語cīna的音譯。原見於漢譯佛典,係古印度對中國的稱呼,日本尚沿用之。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二三:「震旦,或曰支那,亦云真丹,此翻為思惟,以其國人多所思慮,多所計詐,故以為名,即今此漢國是也。」也譯作「真丹」、「真旦」、「振旦」、「震旦」、「神丹」。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支那(源自चीन,),亦曾譯作至那 、脂那 、摩訶支那 、摩訶至那國 等,與震旦同義 ,是古代印度對中國的稱呼,經佛教經典傳入中國. 在中國的周邊國家如日本和韓國的古代佛教文獻也有使用「支那」這個詞 . 古代中國有佛教徒以印度為「中國」,稱中國為「支那」 . 使用這個詞彙稱呼中國的習慣於9世紀初經由佛教交流傳入日本. 江戶時代後期,「支那」成為日本人對中國的一種稱呼. 在明治維新之後,該用語由日本傳回中國,中國知識份子、中華革命黨人開始使用這個名詞. 1894年甲午戰爭後,日本躋身列強,並獲得二億兩白銀賠款及臺灣與澎湖,部分日本人的態度由此對中國人變得輕蔑,「支那」一舊稱便有看似食古不化的味道. 1912年宣統退位,中華民國建國後,日本內閣不再使用「大清國」或「清國」等詞,公文書中開始使用「支那」或「支那共和國」稱呼中國,未隨即新稱「中華民國」,在部分人眼中此後遂含歧視之意. 從1913年到1946年間,中華民國政府和民間多次要求日方停用支那一稱. 1913年10月16日,中華民國北洋政府駐日代理公使向日方要求廢除「支那共和國」稱呼,改稱「中華民國」,但被日方拒絕. 在《二十一條要...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e6e677a23d30e4fc89629af020d167df 492c05b37588a8e5ca2f3523d141e37571118574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