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龍

ㄓㄨˊㄌㄨㄥˊ

zhú lóng

解釋

1.神話傳說中的神仙。《山海經.大荒北經》:「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

2.借指太陽。唐.李邕〈日賦〉:「燭龍照灼以首事,踆烏奮迅而演成。」明.謝讜《四喜記》第八齣:「望長空燭龍燄消,長驅旱魃師碧濤。」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燭龍,據《山海經·大荒北經》所載:「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 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 是燭九陰,是燭龍. 」而在〈海外北經〉中也有類似說法:「鍾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 身長千里……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 」兩段文章雖不同段,但同樣以開眼為晝、閉眼為夜的記載十分類似,所以郭璞在注中便認為燭龍與燭陰乃是同一物. 歷代對燭龍有不同解釋,最早的說法見於漢代王逸對《楚辭》「日安不到,燭龍何照?」這一詞句的註解. 王逸在其《楚辭章句》中說:“天西北有幽冥無日之國,有龍銜燭而照之也”,認爲燭龍只是尋常之龍,口銜神燭而照耀幽冥國度. 這與郭璞注《山海經》“燭九陰”一詞,說“照九陰之幽隱也”,可以說是一脈相承. 而郭璞注《山海經》引《詩含神霧》說:“天不足西北,無有陰陽消息,故有龍銜火精以往照天門中也. 此所謂“燭陰”也”,漢代王逸所說“燭”,變爲了火精. 與以下諸說結合,可見燭龍之地位正逐漸提升. 明清時期文人將燭龍等同爲太陽,《易緯乾坤鑿度》中又曰:「太陽順四方之...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0f7a54137a124d4b348efb4ab22aab53 492a25ebc8fb8a0b1d1b4ed7f9b549ea88b68bfa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