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擺子

ㄉㄚˇㄅㄞˇ˙ㄗ

dǎ bǎi zi

解釋

湖南方言。指患瘧疾。因感染瘧疾的患者,發作時會抽搐顫動,故稱為「打擺子」。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瘧疾(Malaria,中文俗稱打擺子、冷熱病 、發瘧子 ),是一種會感染人類及其他動物的全球性寄生蟲傳染病,其病原瘧原蟲藉由蚊子散播 ,隸屬囊泡藻界(統稱原生生物的生物類羣之一),皆為單細胞生物. 瘧疾引起的典型症狀有發燒、畏寒、疲倦、嘔吐和頭痛 ;在嚴重的病例中會引起黃疸、癲癇發作、昏迷或死亡 . 這些症狀通常在蚊子叮咬後的十到十五天內出現,若病人沒有接受治療,症狀緩解後數月內症狀可能再次出現 . 曾感染瘧疾的患者再次感染所引起的症狀通常較輕微,如果患者沒有持續暴露於瘧疾的環境,此種部分抵抗力會在數月至數年內消失 . 瘧疾最常透過受感染的雌性瘧蚊來傳播,瘧原蟲會在瘧蚊叮咬時從蚊子的唾液傳入人類的血液 ,接著瘧原蟲會隨血液移動至肝臟,在肝細胞中發育成熟和繁殖. 瘧原蟲屬(Plasmodium)中有五個種可以感染人類並藉此散播 ,多數死亡案例由惡性瘧(P. falciparum)、間日瘧(P. vivax)及卵形瘧(P. ovale)所造成,三日瘧(P. malariae)產生的症狀較輕微 ,而(P. knowlesi,又稱諾氏瘧原蟲)則較少造成人類疾病. 瘧疾的診斷方式主要為鏡檢或...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2ed5658a18ec6e8834de1d443d11a0fd 418da784599919e74312e7d5c6ffaaef50ef6d59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