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

ㄩㄝˋㄑㄧㄡˊ

yuè qiú

解釋

圍繞地球轉動的天體衛星。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為38萬4400公里。公轉週期27.32日,自轉週期27.32日,赤道半徑1738公里,約為地球的四分之一,引力相當於地球的六分之一。表面凹凸不平,可分為布滿坑洞的明亮高地,以及平坦陰暗的海。本身不發光。只能反射太陽的光。美國阿波羅十一號太空船登上月球,為我們揭開了月球的神祕面紗。 △太陰、月亮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天體名。圍繞地球公轉的天然衛星。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為三十八萬四千四百公里。公轉週期二十七點三二日,自轉週期與公轉週期相同。赤道半徑一千七百三十八公里,約為地球的四分之一,表面重力相當於地球的六分之一。表面地形可分為兩大類:布滿坑洞的高地,以及平坦陰暗的海。本身不發光,只能反射太陽的光。舊稱為「太陰」,俗稱為「月亮」。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月球,即地衛一,通稱月亮或月,古稱太陰、玄兔 、嬋娟、望舒等,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 ,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 月球的直徑略大於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約爲地球的1/81,相對於所環繞的行星,它是體積和質量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內密度第二高的衛星,僅次於木衛一. 一般認爲月亮形成於約45億年前,即地球出現後的不久. 有關它的起源有幾種假說,但沒有一種能完全合理地作毫無破綻的解釋,最被普遍認可的是大碰撞說,它假設月球形成於地球與火星般大小的「忒伊亞」之間的一次巨大撞擊. 它的自轉與公轉同步(潮汐鎖定),因此以同一面朝向地球. 月球正面標記著黑暗的火山熔岩海,中間夾雜著明亮和古老地殼的高地和明顯的隕石坑. 從地球用肉眼觀測,月球是除了太陽之外最亮的天體,儘管它看起來非常明亮,但其表面實際很暗,反射率僅略高於舊瀝青. 由於月球在天空中非常容易被觀測,再加上規律性的月相變化,使它自古以來就對人類文化如曆法、藝術和神話等產生重大影響. 月球的引力影響造成地球海洋的潮汐和每一天的時間延長. 月球現在與地球的距離,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換而言之,將太陽系八大行星外加冥王星塞進地球與月球間還有餘...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40c4a978b6d1fd790a0d21c1f24d1391 3935de6f7e9789f7d34bb2bbf524810c3f618c6f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