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仔米糕

ㄊㄨㄥˇㄗˇㄇㄧˇㄍㄠ

tǒng zǐ mǐ gāo

解釋

一種點心。先將糯米煮成半熟,撈出瀝乾,再將半熟的米倒入鍋中,以中小火不停翻炒。一面翻炒,一面淋下高湯,至米熟透後,加佐料拌勻。另取一節竹筒,筒底鋪一層肉料,上蓋炒熟的米約八、九分滿,放入蒸籠或蒸鍋,以大火蒸二十至三十分鐘即可。食前倒扣出來,亦可淋加醬油或香菜,以增香味。如:「筒仔米糕是臺灣有名的傳統小吃,老少咸宜。」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筒仔米糕是一樣常見於糯米類小喫,與油飯、米糕類似,但卻是在瓷瓶、竹筒或鐵罐中炊煮而成,口味濃鬱. 有些店家會再淋上肉燥和加上肉鬆、香菜、蘿蔔乾. 相傳在蘇東坡的《仇池筆記》中,就已經有筒仔米糕的記載,但當時的名稱為「盤遊飯」 . 製作筒仔米糕時,先將糯米與香菇、紅蔥頭、醬油、鹽、酒、油等一起炒香,然後再將切片滷蛋、肉片或是肉燥放入小筒子中,再放入炒過的糯米料,之後再蒸. 等熟了之後,倒扣於盤上,淋上甜醬或肉燥,再加上香菜、蘿蔔乾,就成了筒仔米糕. 糯米料除了基本的香菇之外,也有人放入蝦米、肉片等材料. 而筒內的材料除了肉片、滷蛋外,也有人以蓮子、鹹蛋等替換,創造不同的口感與風味. 筒仔米糕在早期農業時代是以竹筒當成盛具,但後來多以小鐵筒為主,現在臺灣有店家以免洗紙杯製作,較講究的店家則以瓷筒來製作. 雖然筒仔米糕與竹筒飯都以小竹筒當成盛具,但口感差異極大. 以筒仔米糕聞名的地方有臺灣臺中市清水區,在1933年,當地的王塔師傅製作的米糕名聲遠播,他也廣收徒弟. 在清水一帶許多米糕店都出自王塔門下,例如距離王塔米糕店約一百公尺的阿財米糕,其創辦人陳添財就是王塔的徒弟. ...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7105c6ecdff1f5ee710e348621665ed9 392feac802e4a57cedf13995f4f4db2533ac5b08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