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笛

ㄅㄤㄉㄧˊ

bāng dí

解釋

一種形如曲笛而較短小,音比曲笛高四度的樂器。音色高亢、清脆,常用於北方的梆子戲中。梆笛協奏曲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樂器名,吹管樂器。竹製,橫吹,一個吹孔,一個膜孔,六個按音孔,一般為G調笛。笛身較曲笛細且短小,音比曲笛高四度。音色高亢、清脆、明亮有力,著重於舌上技巧的運用,常用於北方的梆子戲中。今用於獨奏與合奏。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笛子,又稱竹笛,中國傳統樂器. 最早被發現的笛為賈湖文化遺址出土的7孔骨笛,約有7000年歷史. 笛子在民間音樂、戲曲、民族樂團、交響樂團和現代音樂中運用,一般分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 笛子多為竹製作,主要為苦竹與紫竹,近來也有使用湘妃竹,也有以木、玉等材料製笛. 閩南語稱笛為為品仔或品簫. 將吹孔邊造成特定角度的邊稜,吹笛時氣流切過邊稜,一部份氣流離開笛子,一部份氣流進入笛子,從而產生一定頻率的振動而發聲. 吹笛時,進入笛子的氣流呈螺旋方式打轉前進,直到離開笛子為止,在此過程管內空氣柱依管腔的直徑和長度,產生不同頻率的共鳴,從而產生音高. 竹笛之由來其說不一,亦無正式記錄為何人發明,曾有人認為笛為伶倫所制 ,雖有「伶倫制律」 、“伶倫制簫” 、“伶倫制管” 、“伶倫制筩” 等說,然不足以為伶倫制笛之據. 另一傳說笛為丘仲所制 笛子的按孔原是等距排列的. 為了能夠較為準確的半音,而將右邊二孔的距離增大,左邊二孔和中間二孔的距離減小. 後出現銅製的「侵」調節音高的笛子,但音色與全竹製笛子稍有不同. 笛子原沒有笛膜,很可能是用手頭現成的物料蓋住意...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a4c805866628c8331daa4cc2fb0f50b7 33cd6811ffc9b9e9c23afde20ad60540e6cd607b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