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

ㄙㄢㄍㄨㄛˊ

sān guó

解釋

(西元220~280)漢末,魏、蜀、吳分立的時期,史稱為「三國」。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三國(狹義220年-280年,廣義184年/190年/208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一段三個國家並立的時期(237年-238年爲四個國家並立時期),也是魏晉南北朝和六朝的開端時期. 一般認為是從建安元年起算 . 三國是指曹魏、蜀漢及孫吳 . 東漢末年戰爭不斷,使得人口急劇下降,經濟嚴重損害,因此三國皆重視經濟發展,加上戰爭帶來的需求,各種技術都有許多進步 . 東漢末年,漢廷因黃巾之亂、北宮伯玉之亂、黑山軍起義、王芬謀廢靈帝、張舉張純叛亂、外戚宦官火拼等一系列事件而動盪不安. 184年漢靈帝時期,以張角三兄弟為首爆發黃巾之亂 . 為鎮壓黃巾,一方面放權到州牧、太守,一方面縱容地主組織私人武裝,對抗黃巾 . 董卓亂政並與關東諸勢力對抗後遷都長安,使得朝廷威信喪失,地方長官演變爲獨立軍閥割據混戰. 其中曹操擁護逃回洛陽的漢獻帝,遷都許昌. 他擊敗多股勢力,最後在200年的官渡之戰擊敗北方最大勢力袁紹,大致掌控中國北方. 曹操以優勢兵力南征荊州,但在208年冬天的赤壁之戰被孫權和劉備聯軍擊敗,形成三國鼎立的雛型. 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迫漢獻帝禪讓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至此東漢滅亡...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d2eb56ca05b535ac434190d3aa6d5fe4 33486b3cef4bede62acb332acf8659588a6e2b0d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