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度使

ㄐㄧㄝˊㄉㄨˋㄕˇ

jié dù shǐ

解釋

職官名。唐代所設,掌管一道或數州的軍民要政,當時事權甚重。宋以為虛銜,元廢。簡稱為「節度」、「節使」。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節度使,中國古代軍事將領,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故稱. 節度使系地方軍政長官,簡稱節度、節使、節帥. 唐代駐守於各道的武將稱爲都督,都督帶使持節的稱為節度使. 一般情況下也時常稱持節的各鎮守軍官,如觀察使、招討使和安撫使等為節度使. 唐節度可分爲: *行營之節度:中晚唐集數道(鎮)之兵行征伐事,有號加“節度”者,非方鎮. 長官不稱節度使,名號有“兵馬都元帥”、“兵馬副元帥”、招討使、都招討使、都統、都都統等. 都元帥常由皇太子及諸皇子兼領,實際以副元帥爲統帥. *軍將之節度:中唐設置節度使之初的所有節度使,以及中晚唐征伐戰爭發生期間的一部分節度使,不加觀察處置使,不是領州之方鎮. *方鎮之節度:節度使須兼領觀察處置使. 中晚唐大部分有名號之方鎮均爲此類. *州格之節度:宋代演變爲州格之節度. 淵源於魏晉以來的持節都督. 北周及隋改稱總管. 唐代稱都督. 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制,重要地區置總管統兵,旋改稱都督,惟朔方仍稱總管,邊州別置經略使,有屯田州置營田使. 貞觀以後,內地都督府多省並罷,惟軍事活動頻繁的地區尚存,以統州、縣、鎮戍. 每遇戰事發生,由朝廷派遣行軍總管統率出...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0ed7968a8c7ee60a3d779cee559f08a2 29e8a560ac2c3cdce89352a89efe725464cf85e4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