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覺

ㄐㄩㄝˊ

zhī jué

解釋

1.知道、察覺。對此事,他早已知覺有異,只是礙於情面而沒有說破。

2.身體感官受到刺激而傳入中樞神經後,所產生的一種直接反應。王小姐因車禍傷及腦部後,已呈無知覺狀態。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1.知道、察覺。《西遊記》第三九回:「但恐官家有人知覺,泄漏我的事機,反為不美。」《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休使他知覺逃走了,不好回文。」

2.感官接受外界訊息,抽取特徵及加以組織,並參照過去的知識與經驗,而獲得對外界刺激的了解。例如:透過視網膜接收到「蘋果」的視覺刺激,經由視覺處理而得到「蘋果」的立體形狀與顏色,並參照過去的相關經驗而辨識出「蘋果」。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感知或知覺(Perception)是外界刺激作用於感官時,腦對外界的整體的看法和理解,爲我們對外界的感官信息進行組織和解釋. 在認知科學中,也可看作一組程序,包括獲取信息、理解信息、篩選信息、組織信息. 與感覺不同,知覺反映的是由對象的各樣屬性及關係構成的整體. 知覺研究的早期理論有赫姆霍茲的無意識推理,和格式塔學派的完形心理學. 20世紀70年代,詹姆斯·吉布森提出了一個很有影響的生態光學理論,強調環境對知覺的作用. 知覺有這樣幾個特性:整體性、恆常性、意義性、選擇性,知覺適應. 整體性是指我們對物體整體的認識通常要快於對局部的認識. 恆常性是指儘管作用於我們感官的刺激在不斷的變化,我們所知覺到的物體卻保持着相當程度的穩定性. 意義性是我們對事物的知覺通常是和我們賦予它的意義聯繫在一起的. 選擇性是我們在觀察兩歧圖形時常常會在不同的兩個圖形知覺中來回轉換,這說明知覺過程中存在着競爭. 知覺適應是指在刺激輸入變化的情況下,我們仍然能夠調整知覺返回到原來的狀態. 知覺如何把各個元素整合爲一個整體,格式塔學派提出了幾條知覺組織的規律:相鄰律、相似律和共同命運原則. 現在的心理學認...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385a82f4a3aae9834f2a6f6aae557bce 1c11dccc60b2a73141d506bbc10a84f9c7c9a48a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