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草

ㄔㄨㄘㄠˇ

chū cǎo

解釋

舊日臺灣原住民埋伏於草叢中,捕殺入侵者或獵取他族的人頭,再將人頭去皮肉,置於髑髏架上,稱為「出草」。此一行為象徵自衛、勇敢,並具有宗教意義。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出草(布農語:kanasan, 魯凱語:waulri, 太魯閣語:mtkrang, 賽夏語:malakem, 阿美語:militafad/mifitangal/milifongoh , 噶哈巫語:Atama Taukan,泰雅語:mgaya,賽德克語: lmaqi,噶瑪蘭語:sataban,鄒語:ozomʉ,拉阿魯哇語: maruvuungu,卡那卡那富語:mu-iri,排灣語: djemulu,撒奇萊雅語: mingayaw )是臺灣原住民獵人頭習俗(獵首)的別稱,就是將該人之頭顱割下的行為,與祭祖的人牲有關. 這種行為也存在於世界上各大洲的原住民族,而與臺灣原住民關係密切的南島民族中也有多個民族有這樣的習俗. 而由於臺灣原住民長期與其他族羣,如漢人與日本人接觸,其獵人頭的習俗常常被漢人與日本人視為野蠻而瞧不起. 如清代蔣毓英《臺灣府志》:「好殺人取頭而去,漆頂骨,貯於家,多者稱雄;此則番之惡習也. 」認為出草是原住民惡習. 清末李秉瑞等著的《蓬萊小語》:「時人入山,常遇靈怪悲號迴野,俗謂『討路費,散冥鏹,可免. 』遇怪悲號猶可,遇番悲號,則以首級為路費矣. 」 這段話則認為在山中遇...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e18cdad1b731c46c243278827b857adb 1448c847061e402fbc6be85be01ef03a319b6b0b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