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知論

ㄅㄨˋㄎㄜˇㄌㄨㄣˋ

bù kě zhī lùn

解釋

一種唯心的認識論。認為除了感覺之外的世界是無法認識的。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不可知論(Agnosticism),或稱不可知主義,是一種哲學觀點,認為形而上學的一些問題,例如是否有來世、鬼神、天主是否存在等,是不為人知或者根本無法知道的想法或理論. 不可知論者不像無神論者一樣否認神的存在,只是認為人無法知道或無法確認其是否存在,因此不可知論包含着宗教的懷疑主義;不可知論者認為人類不可能得到真理,他們通常被算作非宗教的、世俗的,但是不一定沒有信仰. 不可知論者在現代工業化過程中人數顯著增加,在一些人口統計中,不可知論者常被認為是無神論者,或是無宗教,事實上一些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可以是不知論者:一些人對於他的信仰未堅定,但是受到社會風氣或自小的環境影響,他們把他們的宗教當作是常識或是信念與傳統文化等等. 英語中agnostic這個詞來源於希臘語a(沒有)和gnosis(認識),是最早在1869年由英國的托馬斯·亨利·赫胥黎創造的,用於描述他的哲學. 由於信仰和知識的定義常被混淆,不可知論者常被誤認為是無神論者,然而不可知論者只是主張人不知道或無法知道神是否存在. 相對而言,當一個人「相信神的存在」時,他可能可以知道神存在. 現代的不可知論者的理念可以分成...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 Loading...
沒有紀錄
MD5 SHA1
0e0ae1b49e3e543d7ace9f3262e5161e 11abc5706d360b9eca030debfe52b616d6dd9d42
什麼是雜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