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用 啟用查詢紀錄
mín shēng zhǔ yì
國父倡行的三民主義之一。目的在求人民經濟上的自由平等,完滿解決食、衣、住、行等生活問題,具體辦法為平均地權與節制資本。
國父孫中山倡行的三民主義之一。目的在求人民經濟上的自由平等,完滿解決食、衣、住、行等生活問題,具體辦法為平均地權與節制資本。
三民主義,又稱“孫學”(Sunology)、“國父思想”、“總理遺教” ,是由中華民國及中國國民黨創始人孫中山提出,為國民黨的基本理論,在中華民國憲法前言以「孫中山先生創立中華民國之遺教」稱呼,並被納入《中華民國憲法》第一條內容. 孫中山提出的民主革命的綱領,即民有、民治和民享 . 孫中山表示:「餘之謀中國革命,其所持主義,有因襲吾國固有之思想者,有規撫歐洲之學說事蹟者,有吾所獨見而創獲者. 」 此綱領在歷年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多次對三民主義所作的表述,皆有所改變和發展. 而國民黨領導人與黨員、學者,對三民主義也有不同的解讀. 三民主義,是隨著孫中山為中國國民革命的推展而產生,並且因為中國時局變化而有所增補. 三民主義的雛形,是由於孫中山在經歷倫敦蒙難一事之後(倫敦蒙難記),利用滯英期間 ,拜訪大英圖書館研讀相關書籍,並且參訪英國當地建築、知名人士學者、展覽、文化風俗,而有所啟發. 1905年他在《〈民報〉發刊詞》中闡明民族、民權、民生三個主義,主張同時進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推翻清朝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中華民國 . 爾後,《民報》發刊,孫中山為其著發刊時,認為歐陸列強...閱讀更多
MD5 | SHA1 |
---|---|
30fe2bbfca3d922ee7f8a6d4fe34abb9 | 09276cb6ea709bcfbf36af862b41bdcd2f5f9a3b |
什麼是雜湊 |